-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和登革热的病人一起吃饭并不会通过吃饭传染,但是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导致感染。
如果在患者的血液中存在蚊子叮咬后的病毒,那么另一只蚊子叮咬该患者时就有可能传播病毒。因此,和登革热的病人一起吃饭不会直接出现食物传播,但是如果在吃饭时患者的血液暴露在外面,然后被另外的蚊子叮咬,有可能传播登革病毒。
为了预防登革病毒的传播,要避免与登革热患者的血液接触,也需要注意用遮阳伞、穿长袖衣物和裤子,避免受到蚊子叮咬。
-
-
登革热检查
进行登革热检查有着很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及时完成登革热的疾病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同时进行登革热检查,明确诊断后还需要及时隔离,因此也有利于预防患者成为传染源,扩大感染范... 详细»
-
-
登革热疫苗
由于流行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每年登革热在广东省和海南省都会持续一段时间,病人为主要的传染源,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为主要的传播媒介,蚊虫通过吸血感染病毒之后,叮咬人就可以传播这种病毒,被感染了病毒的蚊虫叮咬... 详细»
-
-
登革热的治疗
登革热指的是由于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一般在夏季或是雨季蚊虫容易滋生的季节里就很容易产生登革热的疾病;当被蚊虫叮咬之后引起登革热病症时,会出现高热、头疼和肌肉、关节等地方剧烈的酸痛,严重的出现急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