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是导致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的两种不同病因所致的面瘫类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鉴别:
一、病因
1.中枢性面瘫是由于上行纤维损伤导致面部运动神经元被中断引起的。它通常是由于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部感染或颅脑损伤等引起。
2.周围性面瘫是由于面神经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Bell麻痹、颜面神经炎、内耳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二、症状
1.中枢性面瘫: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
2.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常表现为突发性发作,面部肌肉麻痹是一侧性的,眼睑可以完全闭合,但在面瘫一侧腮帮子鼓气囊时有困难。
为了进行鉴别,医生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辅助检查。例如,头颅CT或MRI可以帮助确定是否有中枢性病变,脑电图可以检测到中枢性异常放电,以及过去有无脑部感染等。此外,电生理检查,如面神经电图和面部肌肉电图,可以评估面肌的电活动和神经传导速度。
总的来说,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病因和辅助检查结果。及早正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及时就医并征求专业医生的意见。
-
-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鉴别
曾科学 主任医师
-
-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区别
李敏 主任医师
-
-
周围性面瘫的前期征兆
秦敏 主任中医师
-
-
周围性面瘫最难恢复的是什么
漆微韡 主治医师
-
-
中枢和周围面瘫的鉴别
何池忠 副主任医师
-
-
周围性面瘫的饮食
周围性面瘫又称为面神经炎等,主要是由于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或者对于抬眉、闭眼等动作无法完成等,并且会出现嘴斜,在说话时漏风以及流涎等。是一种常见并且多... 详细»
-
-
周围性面瘫的保健护理
周围性面瘫就是特发性的面神经麻痹,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患者看起来面部呈口眼歪斜状,他们往往连最简单的皱眉、嘟嘴等简单的面部动作都做不了。出现周围性面瘫的症状要及时治疗,... 详细»
-
-
周围性面瘫的患病原因
周围性面瘫又叫做面神经炎或者贝尔麻痹,是指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积瘫痪的现象。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症状便是口眼歪斜,不能完成闭眼、鼓嘴、抬眉等基本动作。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较... 详细»
-
-
周围性面瘫伴耳痛怎么治
周围性面瘫伴耳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的周围性面瘫伴耳痛患者,可以采用口服抗病毒药物、类固醇激素和镇痛药等进行... 详细»
-
-
周围性面瘫伴耳痛怎么治?
周围性面瘫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又称为面神经炎。这主要是因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异常引起,此时面部肌肉会出现瘫痪的情况。因此,患者基本的一些面部表情无法进行,像常见的闭眼、鼓嘴、抬眉等动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