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至于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靠血气分析为标准。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注意事项
1、呼吸兴奋剂
应用呼吸兴奋剂的时候,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改变呼吸频率和幅度和节律,定时复查动脉血气分析。如果出现皮肤瘙痒、烦躁等副反应,要减慢滴速,如果经过24小时未见效或出现肌肉抽搐等反应,应该立即停用,此时改换机械通气,为呼吸衰竭患者通气。
2、氧疗过程
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氧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吸氧管与呼吸道通畅,避免病人和家属擅自停用氧气和调节氧流量,要保证吸入氧气的充分湿滑,防止气道黏膜的损伤,要避免分泌物的干结,应该定期给氧装置严格消毒、定时更换,防止交叉感染。
3、日常生活
应当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各种引起呼吸衰竭的诱因。患者需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达到改善体质的目的,平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
-
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区别
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在病因、症状和治疗方式上有明显的区别。1、病因:Ⅰ型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肺实质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换气功能障碍,而Ⅱ型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肺通气功能障碍所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2... 详细»
-
-
呼吸衰竭的表现
呼吸衰竭,可能是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肺炎,肺气肿等疾病导致的肺通气换气障碍导致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呼吸衰竭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它有赖于临床医生对其临床表现和发生原因的充分认... 详细»
-
-
Ⅰ型呼吸衰竭吸氧原则
Ⅰ型呼吸衰竭是指由氧合功能障碍导致的血氧分压降低,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降低的一种呼吸衰竭类型。主要原因包括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以下是处理Ⅰ型呼吸衰竭的原则:1.高流量、高浓度持续吸氧治疗... 详细»
-
-
Ⅱ型呼吸衰竭的表现
Ⅱ型呼吸衰竭是指肺部功能异常导致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不畅,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疾病。以下是Ⅱ型呼吸衰竭的几种常见表现:1.呼吸困难:患者会感到呼吸急促、不顺畅,感觉无法吸入足够的氧气。... 详细»
-
-
Ⅱ型呼吸衰竭吸氧浓度
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吸氧浓度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过高的吸氧浓度可能会导致氧中毒,而过低的吸氧浓度则无法满足患者体内氧气需求。一般来说,吸氧浓度的设定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和动态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