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程度,通常用0-4级来分级。
1.0级:无肌张力,肌肉松弛。患者可以自由活动肢体,没有任何阻力感。
2.1级:轻度肌张力增高,肌肉略微紧张。患者可以自由活动肢体,但可能会感到轻微的阻力感。
3.2级:中度肌张力增高,肌肉明显紧张。患者可以自由活动肢体,但需要用力才能完成动作。
4.3级:重度肌张力增高,肌肉非常紧张。患者无法自由活动肢体,需要依靠外力才能完成动作。
5.4级:极重度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硬。患者无法自由活动肢体,甚至无法进行基本的生命活动。
除了分级外,医生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评估肌张力,如触诊、被动运动测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
婴儿肌张力高会脑瘫么
秦敏 主任中医师
-
-
偏瘫肌张力高能针灸吗
秦敏 主任中医师
-
-
引起肌张力增高的常见原因
周香雪 副主任医师
-
-
偏瘫病人肌张力高的原因
秦敏 主任中医师
-
-
宝宝肌张力高怎么做康复训练
李敏 主任医师
-
-
肌张力怎么分级
神经系统的检查分为肌张力、肌力和腱反射。从医学角度来讲,肌张力就是指肌肉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通常被分为静止性肌张力、姿态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检查时通常将肌张力分为5级。 详细»
-
-
肌张力如何分级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休息状态下的紧张程度或抵抗外力的能力。肌张力常常用于评估和分级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特别是在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的程度和病情变化时。肌张力的分级通常分为以下五个级别:1.级别0:没... 详细»
-
-
肌张力是如何分级的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程度,一般分为以下级别:1.0级:无肌张力,即肌肉松弛状态,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某些部位会有一定的肌张力,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2.1级:轻度肌张力增高,此时,肌肉开始... 详细»
-
-
肌张力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牵拉机体肌肉或肌肉被动拉长时会遇到阻力,即肌张力,或者说肢体被动运动时或者牵拉肌肉时所遇到的阻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