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海洋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管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是指通过使用药物,来防止或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扩散。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康复。具体如下:
1.肝素钠注射液:肝素通过增强抗凝酶活性,抑制凝血因子的形成,阻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展。肝素可以通过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和过敏反应。监测肝素疗效常使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是肝素的一种改良版,通过选择性作用于Xa因子减少凝血因子的活性。与肝素钠注射液相比,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生物利用度更高,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出血风险相对较低。监测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疗效无需常规检查。
3.华法林钠片:华法林钠片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常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使用。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来减少凝血因子的合成。起始剂量和维持剂量,需要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来调整。华法林钠片使用时,要注意食物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抗凝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和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
-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做介入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它常常会导致静脉瓣膜的功能不全及并发肺栓塞,是危机病人生命安全的一个重大危险。那到底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应该怎么做介入治疗呢? 详细»
-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饮食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血管疾病。是指静脉血液非正常的在深静脉血管里面形成了凝结的状态。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可能是静脉血流滞缓导致的,或者是静脉壁出现了损伤,以及血液高凝的情况导致的。在临床上一般表... 详细»
-
-
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移动和锻炼: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如果需要长时间坐着,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适当运动下肢,如踢腿、步行等。此外,适量的... 详细»
-
-
产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产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一种严重的产后健康问题,对产妇的生理恢复构成了显著威胁。该病症的根源在于产后特殊的生理状态,包括血液的高凝倾向、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血流减慢,以及可能的血管内皮损伤,这些因素共同促... 详细»
-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指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中凝固形成的血栓:1、遗传因素:天生就具有易患血栓的基因突变,使其更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不良的生活方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