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一般情况下,慢性乙肝是需要进行治疗。
慢性乙肝主要分为免疫活动型和免疫耐受型两种类型。免疫活动型慢性乙肝病毒多样性较高,病毒水平持续增高,并伴有肝炎活动性指标,如肝酶升高、病毒DNA阳性等改变。这种情况下,治疗是必要的,且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控制肝炎病情,阻止疾病的进展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
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两种方式。抗病毒治疗是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对肝脏的损害。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等。免疫调节治疗则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来控制病情发展。常用的免疫调节药物包括干扰素α、干扰素β等。
治疗慢性乙肝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坚持长期治疗。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
慢性乙肝如何确诊
慢性乙肝的确诊通常有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检查等。1.详细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病患关于其病史、症状以及可能的暴露风险,比如接触乙肝病毒的方式及时间。2.体格检... 详细»
-
-
慢性乙肝能治好吗
慢性乙肝一般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不能完全治愈的,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和生活调整可以控制病情。首先,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的干扰素。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 详细»
-
-
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后果
慢性乙肝是一种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疾病,乙肝病毒可以对肝脏造成长期的损害。当病毒激活并引起急性发作时,会对肝脏和整个身体产生一系列的后果。以下是慢性乙肝急性发作的一些可能后果:1.肝功能受损:慢性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