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正骨是通过手法调整脊椎的位置和关节的活动度,以达到缓解疼痛、恢复功能的目的。一般来说,正骨后患者至少需要休息4-8周。
腰突正骨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杠杆原理拉伸脊柱,使椎间隙发生变化,导致髓核移动,从而使突出的髓核进行移位或回缩。这一过程中,可以改变髓核与神经根的空间关系,松解神经根的粘连,进而缓解或消除相关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正骨并不能使突出的椎间盘完全复位,它主要是通过改变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来减轻症状。
一般来说,正骨后患者至少需要休息4-8周。如果是正骨后需要石膏固定的患者,上肢一般需要固定4-6周,下肢需要固定6-8周。固定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固定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放射线检查,确认骨折端有骨痂形成后方可去除石膏托,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除了固定时间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正骨后的恢复和护理。在恢复期间,患者应该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以免加重腰部负担。同时,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有助于预防腰突的复发。
-
-
腰突的症状
如果患有腰间盘突出,在病发的初期会有疼痛感觉,虽然疼痛的并不是特别的强烈,但是不及时治疗症状就会加重。出现腰间盘突出会有一定的压迫感,而且长时间得不到治疗还会导致压迫下肢神经影响行走能力的现象。 详细»
-
-
腰突的保健
人体的骨骼如果长时间一个姿势不动,骨骼的压力非常大,而且容易变形。所以就算在治疗之后也要对这种行为习惯有所注意。用力打喷嚏、剧烈的咳嗽以及突然转身蹲起动作过快、幅度过大都可能会导致腰间盘移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