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心律不齐是指心脏搏动的规律性发生异常,心脏的搏动不如正常人那样规律。心律不齐会导致心血供应不足,进而引起身体无力和体质下降。以下是引起的常见原因以及改善措施:
一、原因
1.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脏搏动不规律,一次泵血量不稳定,导致血液无法有效地供应给身体各部位,从而使全身各器官的氧气供应不足。氧气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运行的基本要素,缺氧会导致各系统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身体无力和体质下降。
2.心肌供血不足:由于心脏搏动不规律,心脏本身的供血也会出现不稳定情况,心肌缺氧,这就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得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完全将氧合血推送到全身,造成心脏收缩力下降,进而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会导致全身循环受阻,各器官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全身无力和体质下降。
二、改善措施
1.规范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调整心脏的电生理状态,比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控制心律不齐,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心脏起搏器或者心脏消融术来调节心脏的搏动,恢复正常的心律。
2.生活调理:可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增强心脏的耐力和功能。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心脏康复训练,如心肺复苏术、呼吸训练等,以提高心脏的应对能力。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康复效果,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
-
心律不齐
心跳不规律、漏跳、联跳属于心律失常,也称为心律不齐。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心跳都是有规律的,即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然而,当心律失常发生时,心脏的节律就会变得不规则或中断,导致心跳不规律和漏... 详细»
-
-
长期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是指的心脏跳动的不规整,通过心电图的检查以后,可以明确诊断心律不齐的性质。心律不齐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情况。其中窦性心律失常在正常青少年和儿童中常见,不需要特殊... 详细»
-
-
心律不齐早搏
心律不齐又称为心律失常,而早搏也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一些正常人也有可能会出现偶发的的早搏,如果出现偶发早搏患者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没有必要太担心,一般也不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