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急性心肌梗塞指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灌注不足引起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镇痛治疗、其他辅助治疗、加强自我管理等,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接受医生的针对性治疗。
1.溶栓治疗: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要及时给予血栓溶解治疗。这种治疗通常采用静脉溶栓药物,如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瑞替普酶等,通过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可以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的程度,从而减少心肌损伤。
2.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病人还需要进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再形成。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功能,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保护心肌。
3.镇痛治疗:病人还需要接受镇痛治疗,以减轻心绞痛引起的不适。通常会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胶囊等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流。
4.其他辅助治疗:病人还应进行其他辅助治疗,如血脂调控、抗凝治疗和心脏康复等。血脂调控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血脂水平,降低血管壁脂质沉积,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如辛伐他汀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抗凝治疗则是为了预防血栓的形成,常用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和华法林钠片。心脏康复则是通过规范的锻炼和生活方式改变,帮助心肌恢复功能,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5.加强自我管理:除了治疗措施,病人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管理,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长期随访。此外,应避免吸烟、饮酒过度和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习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并加强自我管理,以促进康复和预防病情的复发。而且要多注意休息,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
-
-
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
随着现在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熬夜、喝酒、生活饮食习惯不规律已经成了大家的通病,从而导致不少人出现了急性心肌梗塞。这种疾病一般比较严重,一旦出现,情况就会变得很糟糕,不及时的去采取治疗措施很有可能会出现... 详细»
-
-
急性心肌梗塞的饮食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在中老年群体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疾病,是指冠状动脉急性以及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这急性心肌梗塞在中国的发病率不断地上升,与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密切的... 详细»
-
-
急性心肌梗塞的保健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心肌突然供血不足,导致局部出现缺血性坏死的情况。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突发疾病,主要症状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有很多... 详细»
-
-
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的管腔血流急剧显著下降,使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从而引起心肌严重的缺血缺氧,甚至急性坏死,称为急性心肌梗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梗塞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广泛,中老年、有冠心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