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脑脊髓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存在于大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脑室系统以及脊髓中央管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为神经元提供营养物质,同时帮助排除废物和代谢产物。
脑脊髓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电解质、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乳酸、氨等。其中,蛋白质的浓度较低,主要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脑脊髓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0.15-0.45g/L之间,正常情况下,脑脊髓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应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脑脊髓液的产生主要依赖于脉络丛上皮细胞和室管膜上皮细胞的主动分泌。脉络丛位于脑室内,主要负责产生脑脊髓液;室管膜则位于脑室周围,也参与脑脊髓液的产生。脑脊髓液通过一系列的循环途径,最终被吸收回血液循环中。
脑脊髓液的循环途径包括: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髓液流入第三脑室,然后通过第四脑室进入中脑导水管,再经由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在蛛网膜下腔中,脑脊髓液沿着蛛网膜下腔流动,最终到达硬脑膜窦,再回流至静脉系统。
脑脊髓液的循环对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脑脊髓液循环受到影响时,可能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病理现象。例如,脑膜炎、脑出血、颅内肿瘤等疾病都可能影响脑脊髓液的循环。此外,腰椎穿刺术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抽取少量脑脊髓液进行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指导治疗。
-
脑脊髓膜炎的症状
脑脊髓膜炎是一种化脓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常见于儿童。由于病变同时累及到脑部,既而波及到脊髓,所以称之为脑脊髓膜炎。脑脊髓膜炎可分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脊髓膜炎,较为典型的如流脑、化脓性脑膜炎等,和自身免... 详细»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什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上也称为流脑,其主要致病菌是脑膜炎双球菌,大部分都是由鼻咽部的细菌侵入血循环,最终达到大脑,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反应。在发生时,一般在儿童较为多见,早期可能表现仅仅为头痛,咳... 详细»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播途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在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占全年的百分之六十,15岁以下少儿以及年老体弱的容易患病,病死率也很高,此病是由致病菌从鼻咽部进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以及脊髓膜,形... 详细»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方法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