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高位截瘫病人是指脊髓损伤导致下肢及部分躯干肌肉失去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患者。这类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以下是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要点:
1.皮肤护理:由于高位截瘫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因此,要定期翻身、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同时,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破损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预防肠道功能障碍:高位截瘫患者肠道蠕动减缓,容易发生便秘。因此,要合理安排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鼓励患者进行腹部按摩、热敷等缓解便秘的方法;如有严重便秘,可使用轻泻剂或灌肠。
3.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平衡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在康复过程中,要耐心引导患者,逐步提高训练难度和强度。
4.心理支持:高位截瘫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护士,要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生活;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结交朋友,减轻孤独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
什么是高位截瘫
截瘫特指发生在脊髓的胸、腰、骶段的损伤、产生损伤平面以下躯干、内脏以及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丧失。把发生在胸2脊髓以上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胸2以下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高位截瘫的主要症状有肢体瘫痪、部分患... 详细»
-
-
高位截瘫的护理
高位截瘫主要是指患者的大脑中枢对下部各个器官的神经控制被阻断,导致下肢活动受限。高位截瘫患者的生活是很不方便的,所以需要尤其注意护理。在护理的时候,需要注意患者四肢肌肉的锻炼,防止出现肌肉萎缩的症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