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肝性脑病,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废物,导致这些物质在体内积累并影响大脑功能所致。以下是一些预防肝性脑病的方法:
1. 饮食调整:肝硬化患者应该遵循低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原则,减少摄入肉类、鱼类等高蛋白食物,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此外,还应该避免饮酒和吸烟,因为这些习惯会加重肝脏负担,增加肝性脑病的风险。
2. 定期检查:肝硬化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血氨水平检测,以及接受医生的治疗建议。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3. 积极治疗原发病: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酗酒或慢性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有效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4. 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利尿剂、抗生素、维生素和中药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水肿和预防感染,维持体内的营养和电解质平衡,并调理肝脏功能。
总之,预防肝性脑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定期检查和注意药物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
-
胆汁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是由于胆道受阻,胆汁累积而导致的肝硬化,病情时而轻缓时而严重,常会产生多种免疫性疾病并发症,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甲状腺炎等。胆汁性肝硬化临床表现为四个发病时期,如果不能在第三... 详细»
-
-
肝硬化肝区痛
肝硬化早期的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肝区疼痛的症状,早期会出现乏力,头晕以及恶心,胃口变差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进一步恶化,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肝区疼痛的症状。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否则病情进一步恶化,可... 详细»
-
-
肝性脑病检查
如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黄疸等肝病症状反应,并且存在意识失常、行为失常、昏迷等症状者,可判断疑似患有肝性脑病。这就需要及时接受肝性脑病检查,诊断出是否患病已经具体病情,检查结果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