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转氨酶是肝脏内常规检查的项目之一,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功能。肝炎患者转氨酶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肝功能不正常,以下是作出的详细解释:
1.正常的情况:肝功能是指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包括合成、代谢、解毒等多种功能。常见的肝功能指标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转氨酶是一种存在于肝脏细胞内的酶类物质,它参与了氨基酸代谢过程。当肝脏受到损伤或炎症刺激时,肝细胞会释放出大量的转氨酶,导致血液中的转氨酶水平升高。但是在肝炎初期或轻度阶段,转氨酶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的肝细胞受损所致,但肝功能可能仍然保持正常。
2.不正常的情况: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肝脏损伤加重,转氨酶水平持续升高,同时可能伴有其他肝功能指标的异常,这时肝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这属于肝功能不正常的情况。
综上所述,当肝炎患者的转氨酶升高时,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的肝功能已经受损或者不正常了。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同时,对于肝炎患者来说,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非常重要,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
-
肝炎弥漫性病变肝炎
肝炎弥漫性病变肝炎一般指肝弥漫性病变。肝弥漫性病变是指肝脏组织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一种表现,主要为肝脏组织的广泛性、非局限性的病理改变。肝弥漫性病变可能与代谢异常、炎症、寄生虫感染、淤血性疾病、肝硬化等原... 详细»
-
-
肝炎如何传染
肝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一般会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垂直传播、食物和饮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医疗手术和操作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1.血液传播:乙型、丙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例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