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肝炎是指肝脏发炎的一种疾病,常见的肝炎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等。肝炎以后将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 肝功能损害:肝炎会导致肝细胞受损,进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
2.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长期的肝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肝细胞受到持续损害,并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纤维组织的过度积累,而肝硬化是指肝脏组织结构的严重损伤,形成瘢痕和结节,丧失正常功能。
3. 肝癌的风险增加:长期的肝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肝细胞受损和修复的过程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和肿瘤抑制基因失活,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4. 肝功能代偿:对于某些慢性肝炎患者,肝脏可能会通过增加肝细胞的生长和代谢功能来代偿受损的功能。这种代偿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肝功代偿失效,病情进一步恶化。
5. 肝炎慢性化:肝炎的病程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肝炎一般在病程数周至数月之间,症状会自行缓解或通过治疗得以控制。然而,对于某些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肝炎可能会慢性化,即病情延长并长期持续存在。
及早进行肝炎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早期干预可以减轻病情,并降低发展为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营养和充足休息,对于肝炎后的恢复和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
-
肝炎弥漫性病变肝炎
肝炎弥漫性病变肝炎一般指肝弥漫性病变。肝弥漫性病变是指肝脏组织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一种表现,主要为肝脏组织的广泛性、非局限性的病理改变。肝弥漫性病变可能与代谢异常、炎症、寄生虫感染、淤血性疾病、肝硬化等原... 详细»
-
-
肝炎如何传染
肝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一般会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垂直传播、食物和饮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医疗手术和操作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1.血液传播:乙型、丙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例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