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中医诊断中的一种病证。伤寒表不解指外感邪气侵袭,身体抵抗力不足而引发的病证,表现为发热、恶寒等外感症状。心下有水气的形成也可能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认为,邪气侵袭后,正气受损,不能完全驱除外邪,导致体内阳气不足,阴寒内生,引起心下有水气的感觉。可能由阴寒内盛,导致水液停聚在心下脘部,使人感觉胀满不适。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水湿,若脾气不健,运化失职,则会导致水湿停留在体内,形成水气。加之伤寒表不解,脾阳受损,运化功能更加失常,进一步加重了水气的形成。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来治疗这种病症。常用的中药有桂枝、芍药、生姜等。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应选择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蒜、羊肉等,以帮助驱散体内的寒邪。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应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以免受寒。果症状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的并发症。
-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是一种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伤寒沙门菌感染而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现是发热伴皮疹、会出现表情淡漠、相对缓慢、会有肝脾肿大和白细胞的减少。对于伤寒患者主要的治疗是抗感染治疗,可以选择喹诺酮类的... 详细»
-
伤寒与副伤寒的保健
患上伤寒或者副伤寒之后,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好保健,如做好饮食保健,防治病从口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必要时还需要进行隔离,减少传染的可能性。只有做好保健工作,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伤寒与副伤寒给人... 详细»
-
伤寒与副伤寒的临床症状
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以特征性中毒、相对脉缓、持续高热为临床症状,白细胞减少、玫瑰疹、脾肿大等为主要特征,肠穿孔、肠出血为主要临床并发症。由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伤寒以回肠下段... 详细»
-
伤寒与斑疹伤寒的区别
伤寒和斑疹伤寒属于不同的两种疾病,因为其临床表现比较相似,都会导致患者持续发热或者皮肤出现红疹。因此,很多人误以为它们是同一种疾病。其实,它们两者存在许多区别,仔细判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么,伤寒和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