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结晶是指在尿液的常规检查中,尿液中出现了结晶。一般情况下,尿液中都会含有大量的晶体物质以及非晶体物质,这些物质在正常的尿液中处于溶解状态,通常不会析出结晶。但是,这些物质会因为尿液酸碱度以及温度的改变,或者代谢紊乱、缺乏抑制晶体沉淀的物质等,使其发生沉淀,从而形成尿结晶。而这种产生尿结晶的现象,就称为晶体尿。
尿检有结晶的原因
1、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失水,比如饮水量过少,导致尿液浓缩,从而产生晶体尿。
2、由于外周环境温度低下,比如在冬季,就非常容易形成晶体尿。主要是因为温度下降,这些盐类结晶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尿液中结晶体的析出。
3、由于尿液酸碱度发生了改变,偏酸或者偏碱,都容易使结晶体析出。酸性尿容易使尿酸形成结晶,碱性尿容易使磷酸镁胺形成结晶。
尿检有结晶怎么办
1、当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结晶,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进一步做尿液、肾脏等全身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对应的处理方式,确定是否进行治疗。
2、若是没有其他症状,平时喝水较少。可以适当多饮水,每天至少保持1500ml的水摄入,一般可以改善晶体尿的现象,否则尿结晶很容易导致结石的出现。
-
-
尿检wbc是什么意思
尿检WBC,其中的WBC是白细胞的英文缩写,不同的人群白细胞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正常成人白细胞的范围是4000-10000/mL,而新生儿是15000-20000/mL,6个月到两岁的婴儿是11000-... 详细»
-
-
尿检阳性是什么意思
尿检阳性说明患者的尿常规检查存在异常,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检查项目来判断是什么疾病。比方说尿蛋白、潜血呈阳性,一般考虑患者是肾脏方面有疾病,如肾盂肾炎、肾病综合症等。患者尿糖结果呈阳性,一般是血糖有异常引... 详细»
-
-
尿检阳性是什么意思
尿检阳性一般指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存在阳性指标,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隐血、尿白细胞、尿胆红素等指标呈阳性。1、尿蛋白阳性:尿蛋白正常值通常为0-80mg/24h,若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mg,为阳性... 详细»
-
-
尿检结晶300是什么
尿检结晶300,可能是由于肾结晶引起的,其中以草酸盐、尿酸盐结晶最为常见。需要进一步检查肾脏彩超,了解是否有肾结晶的存在。同时还需要检查肾功能、尿酸等指标评估病情。如果有肾结晶,合并尿酸增高,需要应用... 详细»
-
-
尿常规结晶是什么意思
尿常规结晶一般考虑是肾结晶引起的,像草酸盐、肾结晶等物质容易沉积在肾脏器官里形成结晶。肾部有结石的早期表现就是有肾结晶,所以患者要引起重视,日常生活里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要到医院做一个肾脏ct来评估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