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溶血性贫血引起的,其中红细胞被异常快速破坏释放出大量胆红素,导致皮肤和黏膜发黄。预防溶血性黄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感染:感染是溶血性黄疸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要尽量避免感染。这包括保持卫生,勤洗手,遵医嘱接种疫苗等。如果患有溶血性贫血或者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更应该加强预防感染的措施。
2.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溶血性黄疸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免食用过多的含铜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加重溶血性贫血。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重要的。
3.定期体检:如果存在溶血性贫血或者其他相关疾病的家族史,或者自身存在相关症状,一定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除此之外,一些慢性疾病如贫血、肝病等也可能导致溶血性黄疸的发生。因此,要及时接受医生的治疗和管理,控制病情的发展。
-
溶血性黄疸出院标准
溶血性黄疸的出院标准,是当宝宝的胆红素降到150umol/L以下,基本上就是安全了的可以出院。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症状比较轻微的是生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十天左右,黄疸现象就会消退,这样的宝... 详细»
-
溶血性黄疸的治疗
由于血清胆红素升高,使的病人的皮肤、巩膜等变黄。最高正常胆红素为17.1μmol/L,结合胆红素3.42μmol/L和未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溶血性黄疸是因为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形成大量未... 详细»
-
溶血性黄疸大便颜色
溶血性黄疸的大便颜色,应当是呈现出青色,看起来就像绿色一样,而且味道比较臭,大便是呈现出粘稠状。溶血性黄疸有轻度和严重之分,如果是轻度的溶血性黄疸,大便的颜色改变没有如此明显,有可能是呈现出金黄色,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