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嘉宝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普外科
骨髓穿刺是通过在骨骼中抽取骨髓样本检测骨髓中的细胞组成,穿刺位置有以下几种:
首先,骨髓穿刺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髂骨后上缘、胸骨下端、股骨干等。
其次,髂骨后上缘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其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且骨髓细胞含量丰富。
再者,胸骨下端适用于乳腺癌、淋巴瘤等相关疾病的检查,但操作较为复杂。
最后,股骨干适用于儿童和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关节置换术后检查。
建议前往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选择骨髓穿刺的适当部位,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
骨髓穿刺检查什么
骨髓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获取骨髓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细胞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分析。骨髓穿刺是通过将一根细长的针头插入骨骼中的骨髓腔,获取骨髓组织样本的一种检查方法,这种检查通常在髂骨后上棘... 详细»
-
-
骨髓穿刺并发症
骨髓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操作,用于获取骨髓样本进行病理检查或诊断,可能会引起以下几种并发症:1、出血:骨髓穿刺可能导致局部出血,大多数情况下出血量较少且可以自行止血,出血较严重时需要进一步处理。2、感... 详细»
-
-
骨髓穿刺后遗症
骨髓穿刺这一治疗方法主要集中于白血病的患者中,如果患了白血病,会采取骨髓穿刺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产生后遗症,尤其是骨髓穿刺失败的患者,会直接使骨髓坏死,会给治疗带来非常大的困难,甚至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