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继勇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胸心外科
在中医的理论上,气是最根本的东西,养生就重在养气。而养气的方式有很多,一般都推崇以自然为主,日常中主要以食疗为主。食疗不仅要注重食物的选择,也需要注重节气时节,在不同的季节,要食用不一样的食物。
中医养生为什么重在养气?
中医养生重在养气是跟中医理论有关的,一般讲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就是肾气是先天性的,就是出生前主要靠肾气。这里的肾不是指一般的肾,不是平时讲的上厕所的肾虚,或者是肾功能不全现代意义的肾。肾主要指的是相当于现代的医学上讲的干细胞,可以说其是一切细胞的来源,所有细胞都是由这个生长出来的。
出生以后脾胃为后天之本,就是消化能力是出生以后生长运化的,就是一个人能不能长大,能不能长得好,要看其消化功能,这是非常重要。而脾补脾就是相当于补气,所以也可以说养生要重在健脾,重在养气,所以要注意饮食的合理。
有哪些养生食疗法?
养生的食疗方法有很多种,而中国的传统养生里就是要讲究饮食多样化,不要挑食,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如五色的食物,而不是只吃某一种食物。另外要多吃一些粗粮,而不是只吃细粮,这样可以保持人体大便的通畅。但是注意吃粗粮的时候也不要吃过硬的食物,过硬或者是过热的食物容易引起食管癌。
但是如果过烂过软过精细的食物会造成便秘,又会造成肠癌,也要注意四时的养气。比如在春天,可以多吃麦芽、谷芽这类的食物;到了夏天可以适当喝点绿豆汤;到了秋天可以用雪梨炖花胶,或是炖一些比较滋补的食物;到了冬天可以吃一些羊肉,可以温补来调节身体。中医最讲究天人相应,通过这些自然的方法,来调节身体的体制。
-
-
冬季养生,重在“藏”!
立冬之后至立春之前的这段时间即为冬季,冬季是万物闭藏,是储备的日子,《黄帝内经》也提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肾气当旺,肾主藏,因此,冬季的养生要点为潜阳补肾,以为来年有个好的状态打下良好的基... 详细»
-
-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
立春之后至立夏之前这三个月称为春季,包含六个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为四季之首,春气通于肝,肝属木,木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的特性;《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春... 详细»
-
-
心悸食疗法
心悸的食疗可以长期食用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比如绿色蔬菜、豆类以及豆制品、鸡汤、猪肝汤、鸭汤、猪心汤,可以多吃莲子心、桂圆肉、大枣,这些都是具有养心补气血的功效,长期服用可以改善心悸的症状。饮食方面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