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肝硬化是指慢性肝病进展至一定程度后,正常的肝脏组织被疤痕组织所代替的一种疾病。一旦肝硬化形成,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严重时可导致肝功能衰竭。
肝硬化的诊断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常常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水、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体格检查中可发现肝脏肿大、脾脏肿大、腹水等体征。
2、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扫描、MRI等,可以观察到肝脏形态、大小、结构、脾脏肿大、腹水等情况,帮助排除其他疾病。
3、血液学检查: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常见于肝硬化,如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异常。
4、肝组织活检:肝组织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肝硬化的方法,通过检查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可以明确诊断,如肝小叶结构紊乱、纤维化、肉芽肿等。
肝硬化是一个慢性病变的过程,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因此对于肝病高危人群,如长期酗酒、乙肝病毒携带者等,及时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非常重要,以便早期发现和防治肝硬化的发生。
-
-
肝硬化手术
肝硬化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对人体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目前来说治疗肝硬化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不过肝硬化比较严重的时候才需要选择手术治疗了,但是肝硬化手术治疗价格上还是比... 详细»
-
-
肝硬化病人饮食
肝硬化后,机体出现各种症状,如出血、内分泌紊乱等。肝硬化的早期症状主要有消化不良、消瘦、疲劳等。如果在早期没有及时治疗,肝硬化晚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早期症状往往不清楚,后期身体的症状将开始变得明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