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混合性脑瘫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导致身体运动和姿势受限,可能伴有其他神经功能异常。外科治疗在混合性脑瘫患者中通常用于改善运动功能和减轻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
1、肌腱延长术:在混合性脑瘫患者中,常常会出现肌肉僵直和短缩的情况,肌腱延长术可以通过切除或切割肌腱,从而减轻肌肉短缩和改善运动范围。这种手术通常用于腓肠肌、腘绳肌和腹股沟肌等主要关节的肌腱。
2、整复手术:混合性脑瘫患者往往伴有骨骼偏斜或脊柱侧弯等问题,这可能导致身体不平衡和行走困难。整复手术通过重建骨骼结构,纠正异常姿势,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平衡和行走能力。常见的整复手术包括髋臼整复术和脊柱矫正术。
3、脑神经外科手术:混合性脑瘫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痉挛性脑瘫,其中包括严重的运动障碍和肌肉痉挛。对于这些患者,神经外科手术可以通过干切断或部分切断脑脊液回流通路,减轻肌肉痉挛和舒缓症状。这种手术被称为选择性背根骨节压迫术或选择性后坐骨神经切断术。
4、深部脑刺激术:这是一种用于控制并减轻混合性脑瘫患者运动障碍的先进技术。深部脑刺激术通过在患者脑后侧内侧核附近植入电极,并连接到外部激活装置,通过刺激特定区域来调节异常运动。它被广泛用于治疗严重或难以控制的运动障碍,痉挛和肌张力异常。
5、脊髓刺激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脊髓的特定区域,减轻脑瘫患者的肌肉痉挛和疼痛。
6、肌肉移植术:对于混合性脑瘫患者中肌肉运动失能的情况,肌肉移植术可以通过将正常运动肌肉移植到功能受限的肌肉上,从而改善运动和姿势控制。这种手术常用于脊柱侧弯和手部功能障碍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外科治疗只是脑瘫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综合治疗方案还应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非外科手段。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由专业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
脑瘫治疗
脑瘫医学上又称脑性瘫痪,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疾病。婴儿脑瘫是先天性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指由于出生前到出生后三十天内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或者脑损伤所导致的中枢神经运动障碍。主要... 详细»
-
-
儿童脑瘫症状
儿童脑瘫指的是由于小儿因多种因素造成,比如感染或出血或者外伤等引起脑实质损伤,出现非进行性以及中枢性运动功能从而发展为脑瘫疾病,比较严重,脑瘫可能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四肢抽搐症状,部分儿童会影响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