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降脂药是一类用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药物,常用的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但是,长期服用降脂药可能会对肝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肝功能异常。
降脂药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但是,这种药物也可能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具体来说,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肝脏内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但是,这也会导致肝脏内胆汁酸的积累,进而影响肝脏的功能。
在服用降脂药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以及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如果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在询问医生的建议后,可能需要停止使用降脂药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
虽然降脂药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时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方案,并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
-
乙肝肝功能异常
肝功能包括很多生理功能,其中,有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功能。乙肝患者如果出现了肝功能异常,往往会导致肝脏代谢,机体对物质的分解等无法正常进行,严重还会损害身体健康。乙肝患者肝功能... 详细»
-
-
什么是肝功能异常
当肝脏由于某种致病因素遭到损害,会导致肝脏功能发生明显变化,而肝脏代偿无法解决时,就会出现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等现象,从而引发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大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如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详细»
-
-
肝功能异常的调理
肝功能异常是指肝脏受到某些因素的损害,引起肝脏形态或结构的破坏和肝功能的异常。轻度的损害可以通过肝脏的代偿功能,一般不会发生明显的功能异常。如果损害比较严重,则会有明显的代谢障碍,肝脏的解毒功能也会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