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疾病,主要特征是左心室壁增厚。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和影响心功能的程度。下面是肥厚型心肌病超声的一些典型表现:
1、室间隔增厚: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表现是左心室室间隔增厚。正常情况下,室间隔的厚度应该小于1.1厘米,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室间隔的厚度可能超过1.5厘米。增厚的室间隔可能是对称性的,也可能是非对称性的,后者更为常见。
2、前室壁增厚:除了室间隔的增厚,前室壁也可能出现增厚。前室壁的增厚与室间隔的增厚通常是相伴的,但前室壁的增厚程度可以比室间隔更为显著。
3、病理性血流动力学异常:肥厚型心肌病还会导致病理性血流动力学异常,包括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前移。在超声检查中,可以通过多普勒技术检测到左室流出道的高速血液流动以及二尖瓣前移。这些异常血流动力学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进一步影响心功能。
4、心腔扩张:有些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心腔扩张,尤其是左心房扩张。心腔扩张的程度可以通过超声检查中测量心腔的直径来评估,而超声多普勒技术可以评估心腔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5、瓣膜异常:肥厚型心肌病还可以导致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功能异常。二尖瓣功能异常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前叶前移,而主动脉瓣功能异常则包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瓣膜的运动和功能,以及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总结起来,肥厚型心肌病超声的典型表现包括室间隔和前室壁的增厚、病理性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腔扩张和瓣膜功能异常。这些表现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并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心功能的影响。超声检查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可以用于随访观察和评估治疗效果。
-
-
造成肥厚型心肌病的原因
肥厚型心肌病主要以心肌肥厚为特征。本病在男性与女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大多在30~40岁出现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症状更加明显,根据室间隔的对称性可分为主动脉瓣下肥厚、梗阻性肥厚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主要... 详细»
-
-
儿童肥厚型心肌病怎么办
以下是针对儿童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建议: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和预防心律失常等。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患者,可能... 详细»
-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手术后会复发吗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一般指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手术后可能不会复发,也可能会复发,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1、不会复发: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一般与遗传或内分泌紊乱有关。通过手术切除心室间隔肥... 详细»
-
-
肥厚性心肌病的表现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目前还尚不清楚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心室内腔变小,常侵及室间隔,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肥厚性心肌病也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本病有猝... 详细»
-
-
扩张型心肌病引发因素
心肌病为一种进展性心脏疾病,可使心脏出现异常增大、增厚、僵硬等,会导致心肌泵血能力下降。扩张型心肌病为发病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多发于中年群体,且男性多于女性。患有此疾病可出现气短、水肿、乏力、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