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梅卫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肌肉组织由于供血不足而导致缺氧和损伤。心梗是心肌缺血的一种严重形式,也称为急性心肌梗死。以下是详细介绍:
1. 定义:心梗是指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坏死。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肌肉组织由于供血不足而导致缺氧和损伤。
2. 症状:两者症状相似,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等。但心梗症状通常更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
3. 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血管内膜受损,形成斑块,最终导致冠状动脉阻塞。
4. 预防措施:包括戒烟、控制体重、定期锻炼、健康饮食等。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血压、血脂等指标也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5.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手术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这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总之,心梗和心肌缺血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并改善生活质量。
-
-
心肌缺血早搏
心肌缺血与心脏的早搏关系密切,多数的心脏早搏都是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群和有冠心病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果出现心肌缺血引起的早搏,最主要的治疗就是处理心肌缺血。对于轻度的心肌缺血一般可以进... 详细»
-
-
心肌缺血食疗
心肌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常见于运动后或者是饮食后。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心脏血液供应不过来导致,通过平时的饮食,可以促进血液供需平衡,缓解心急缺血的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吃苹果、山楂、核桃等食... 详细»
-
-
心肌缺血怎么调理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导致供血、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冠心病、重度贫血、高血压、瓣膜性主动脉狭窄或者关闭不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