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梅卫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会引起心慌,起立时会更明显,以下是可能的原因:
1. 供血不足:起立时,由于血液向下流动,心脏和脑部的供血减少,使得心脏和脑部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引起心脏和大脑的不适感,产生心慌症状。
2. 缺氧:低血压时,由于心脏泵血能力降低,血液供给组织器官的氧气也减少,导致心脏和大脑缺氧,加重心慌症状。
3.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低血压起立性失调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血压调节、心率调节等。当血压下降时,自主神经系统会试图通过增加心率和收缩血管来调节血压,然而在一些人身上,这种调节机制可能被扰乱,导致心慌等症状的出现。
4. 强烈的刺激:有很多因素能够诱发或加重低血压引起的心慌症状,如起床速度过快、体位改变过频繁、暴饮暴食等。这些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血液的流动,导致心慌。
针对低血压引起的心慌症状,个体对症状的反应不同,一些人可以通过慢慢起身、深呼吸、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等措施来缓解症状。然而,对于持续而严重的低血压,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
-
心慌心悸低血压低血糖
心慌、心悸、低血压和低血糖是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对策的分点回答:1.焦虑和压力:心慌心悸可能是心理和情绪压力引起的,这可能导致身体激素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心脏节律... 详细»
-
-
献血低血压
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最好是不要献血。特别是血压低于80/40毫米汞柱的患者,这种情况本身就需要积极检查处理甚至抢救。而献血会在短期内导致血容量相对急剧的减少,会影响重要脏器的供血,比如引起脑供血不足,... 详细»
-
-
长期低血压
长期的低血压,绝大部分属于生理性的低血压,一般血压只是轻度的降低,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对于这一种类型大多数不需要进行治疗。因为过度的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平时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方式,加强体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