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帅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高度近视是指眼轴长度过长,从而导致屈光度异常增加,即近视程度非常深。眼轴是指从角膜中心到视网膜中心的直线距离。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常常超过正常范围,即超过正常眼轴的24-26毫米。眼轴的延长会导致眼球的形状变长,进而影响眼球的正常功能,如导致近视度数的增加和眼底病变的出现。
高度近视如果不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会对患者的视力和眼部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眼底和眼轴长的检查非常重要。通过眼底检查,医生能够观察到眼球后部的各种结构,包括视神经、黄斑、视网膜等等,从而判断是否存在严重的病变。眼底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黄斑裂孔、视网膜脱落等眼科疾病,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进一步恶化。
针对高度近视患者,一般会建议佩戴近视眼镜或者隐形眼镜以矫正视力。对于特别严重的患者,也可以考虑进行手术矫正,比如激光近视手术或者晶体植入术等。
除了正确的矫正视力和定期的眼科检查外,高度近视患者还应该注意眼睛的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重眼部的休息和放松,并且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有助于维护眼部健康。
-
-
超高度近视
超高度近视是指眼轴长度过长,导致镜头无法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在视网膜上准确成像,从而导致近视度数极高。一、原因超高度近视一般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中有近视患者的几率更高。环境因素,如长时间用眼过度、近距离读... 详细»
-
-
高度近视的影响
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球屈光系统后聚集在在视网膜之前的光学状态的眼被称为近视眼。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上则称做高度近视,高度近视通常是因为日常不注意用眼的坏习惯造成,比如平时经常熬夜或者睡前... 详细»
-
-
什么是高度近视
近视是在调节放松的情况下,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之后落在视网膜前方,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洗物象的现象。根据近视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低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区分两者的标准为屈光度的大小,而且在症状上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