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是一种在结肠表面的良性病变,刚开始发病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病理一般为良性,但伴随息肉慢慢的变大,在肠道内存在的的时间越来越久,会发生恶变的几率。对于良性结肠息肉的诊断来说,在息肉刚开始阶段,患者可能自己没有任何的不适,但是在做了肠镜检查后,就会发现肠黏膜隆起性病变,表面很光滑,碰触感觉较脆。另外,结肠息肉病人出现便血的概率很大,便血时大部分没有疼痛,颜色鲜红。
良性结肠息肉切除后多久复查
1、结肠息肉切除,一般建议半年但不超过一年的时间做电子结肠镜的复查,查看下切除息肉的肠道附近会不会重新长息肉,也要注意原来正常的肠道黏膜上的情况,这种检查非常的有必要。
2、如果是50岁以上的患者那么每隔一至两年的时间就要去做肠镜的检查,可以减少结直肠癌发生的几率。很大一部分结直肠癌都是由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发展而来的,如果及时的发现并切除,对于病情的早发现起到关键的作用。
良性结肠息肉怎么治疗
1、良性的结肠息肉,如果息肉非常的小而且表面黏膜没有被破坏,可以只是观察。如果息肉超过0.5公分,可以选择去医院进行手术切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如果出现有出血的情况,可以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药物。
2、对于一些有慢性肠炎或者是大便不正常的人需要定期的进行肠镜体检,在做肠镜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息肉或者腺瘤,应及时地摘除,这样直肠癌的发病就会大大减少。
-
-
乙状结肠息肉的症状
乙状结肠息肉是结肠息肉中常见的一种,指乙状结肠黏膜表面向肠腔隆起病变。便后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染于大便之外,直肠息肉偶伴有息肉脱出,其癌变几率是很高的。乙状结肠息肉位于盆腔,起于降结肠下端,向下在第3骶... 详细»
-
-
结肠息肉是什么症状
结肠息肉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结肠肠腔内的隆起状的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炎性息肉,错构瘤型息肉,还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 详细»
-
-
降结肠息肉会有哪些症状
降结肠息肉一般会有呕吐、腹痛、便血等症状。1、呕吐:当身体结肠部位存在息肉会导致肠道堵塞,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阻梗,诱发恶心、呕吐等症状。2、腹痛:随着息肉的不断增长,可能会产生压迫症状,导致腹部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