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有腹痛、便秘、呕吐、无排便排气等表现,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肠梗阻治疗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肠梗阻的复发率较高,所以患者在术后或日常都应注意个人护理,在饮食方面也有较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饮食注意事项
1、患者在手术后肠道功能会比较虚弱,建议清淡饮食,以流质食物或半流食为主,这些食物容易消化且能促进排便。例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面条等。面条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易消化,还能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优点。蔬菜、水果等食物能减轻肠道的负担,促进身体尽快恢复。
2、宜吃富含蛋白质和铁质的食物,不仅能补充营养,还能促进机体代谢功能恢复正常,可以适量吃瘦肉、鱼虾、动物血、蛋黄、豆制品等,豆腐含铁、镁、钾、烟酸、铜、钙、锌、磷、叶酸等,营养丰富。
3、忌吃油腻食品。油腻食品不易吸收,会加重患者的病症,例如母鸡汤、肉汤、羊肉、肥肉、排骨汤、甲鱼等,但可在康复2周后食用。
4、忌食发物。引起肠道代谢紊乱,不利于患者恢复,例如狗肉、羊肉、笋干、大葱、南瓜、牛肉、香菜、辣椒、韭菜、蒜苗等。
-
-
肠梗阻的饮食
肠梗阻指的是任何原因所导致的肠内容物的通过出现障碍统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多发群体是腹部手术或者腹内炎症者,常见的病因是肠道先天性粘连或者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以及肠道肿瘤等。 详细»
-
-
肠梗阻后的饮食
肠梗阻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胃肠道的疾病,主要包括运动障碍性肠梗阻、急性缺血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等。不同类型的肠梗阻的原因会有所不同,因此症状也会不同,肠梗阻的主要症状是腹胀和腹痛等。如果这些症状经... 详细»
-
-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建议
肠梗阻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的肠内容易无法正常通过,产生障碍,肠梗阻肠道黏连、腹腔手术以及炎症导致。肠梗阻常见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肠道蠕动慢导致。急性肠梗阻发病急,不及时进行治疗,患者容易有生命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