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许多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红细胞数量减少,造成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氧运输能力下降,导致患者出现疲劳、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情况。
2. 免疫功能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易于感染,且往往由于免疫力低下导致感染的治疗困难和复发,其中尤以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感染不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甚至危及生命。
3. 出血倾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使得血液凝血功能下降,造成出血倾向,表现为鼻衄、牙龈出血、皮下瘀点、皮肤瘀斑等,严重病例甚至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威胁生命。
4. 心血管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长期缺氧,造成心脏负荷加重,易于出现心脏肥厚、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猝死。
因此,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需要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并且长期进行有效的随访和管理,以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危害。
-
-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病,主要发生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可造成贫血、溶血和溶血性危象等临床表现。以下是对再障性贫血的相关问题的回答:1.定义:再障性贫血是一种由于β-球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血... 详细»
-
-
再生障碍性贫血检查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引发呼吸系统、血液系统障碍,甚至会危害人体生命。所以进行及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检查,有利于及时明确诊断,做好治疗,降低疾病危害,预防疾病风险,保护人体健康。因此再生障碍性贫血检查具有很... 详细»
-
-
再生障碍性贫血吃什么药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和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但是... 详细»
-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饮食
如今,很多人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与日常饮食密不可分,很多人饮食单一,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会导致很多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重视合理饮食,补充含维生素的食物,蔬菜、水果类以及高蛋白饮食 ,对于再生... 详细»
-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一是免疫抑制剂疗法,使用可以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以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后的序贯治疗。二是雄性激素疗法,可以联合免疫抑制剂,搭配起到协同治疗的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