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凝血途径是指血液从流动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组成的。凝血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和纤维蛋白的形成。
1.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这是凝血途径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内源性凝血途径两种方式进行的。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在血管损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会聚集在损伤部位,释放出血小板因子Ⅲ,与血浆中的钙离子和组织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进一步激活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在没有血管损伤的情况下,血液中的凝血因子XII被活化,形成XIIa,然后与激肽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2. 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与钙离子和磷脂表面结合,形成凝血酶。凝血酶是一种蛋白酶,能够将凝血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原,从而引发血液凝固。
3. 纤维蛋白的形成: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会被切割成纤维蛋白单体,这些单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网状结构,这就是血液凝固后的血凝块。
总的来说,凝血途径涉及到多种凝血因子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如果过度或异常,就可能导致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如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医生解答。
-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
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血管损伤后,导致胶原纤维暴露,激活了凝血因子12,然后依次激活凝血因子11、凝血因子9以及凝血因子2,再激活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血栓。在临床上,通常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表示。而外... 详细»
-
痤疮的病理机制与用药建议
作息紊乱、护肤方法不当、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均可引发痤疮,表现为结节或脓疱,不仅影响美观,还造成患者疼痛,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激发感染,因此需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使用相应药物治疗。 详细»
-
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有何不同?
??你是否曾在医院听说过“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这两个名词?它们虽然听起来相似,但实际上却大相径庭。上周,有位33岁的男士来找我,来的时候面色苍白,手指出血不止,他一进来就非常紧张的询问,为什么自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