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有核红细胞是指在成熟过程中仍保留有细胞核的红细胞。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只有幼稚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含有少量的细胞核,在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幼稚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中,形成有核红细胞。
以下是一些可能与有核红细胞相关的临床意义:
1. 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以满足身体需要的一种疾病。在贫血的情况下,骨髓会增加产生红细胞的数量来弥补缺氧的情况,这可能导致一部分幼稚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中,形成有核红细胞。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的疾病,可能导致有核红细胞的出现。患者的骨髓中存在大量的不成熟或异常的造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能会分化为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包括有核红细胞。
3. 白血病: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慢性髓性白血病都可能导致骨髓中的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异常增殖,从而形成有核红细胞。
4. 其他疾病:除了上述疾病外,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与有核红细胞的出现有关。例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都可能导致贫血或其他血液病变,从而引起有核红细胞的出现。
总之,有核红细胞的出现可能是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的表现之一。如果发现血液中有大量有核红细胞的存在,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
平均红细胞体积的临床意义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大小。它是血常规检查中的一个指标,通常用于评估贫血的类型和原因。1.诊断贫血类型: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值提示缺铁性贫血,而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值则可能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相... 详细»
-
-
潜血没红细胞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当出现尿潜血阳性的时候,要观察尿液之中红细胞的数量,如果说没有红细胞,那么这个潜血是没有任何临床意义的,并不需要去在意它。而出现红细胞增多的话,要明确红细胞的来源,比如说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肾结石、... 详细»
-
-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临床意义是了解身体的免疫力、排查身体是否受到感染、筛查造血功能是否异常以及是否存在大出血、脾功能亢进等。1、了解身体的免疫力:白细胞是血液当中重要的细胞成分,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 详细»
-
-
嗜中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
嗜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常见的白细胞类型,其主要功能是消灭病原微生物和清除组织内的细胞垃圾。以下是嗜中性粒细胞的一些临床意义:1.感染的标志:嗜中性粒细胞的增多通常是由于炎症反应的激活,它们会迅... 详细»
-
-
红斑狼疮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红斑狼疮细胞检查是一种基于免疫荧光原理的检测方法,通过染色特定抗体来发现和鉴定存在于红斑狼疮患者血液中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红斑狼疮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诊红斑狼疮:红斑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