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红亮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但并不是治疗肠套叠的主要方法。在进行艾灸治疗时,应该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
1.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微屈时,髌骨下端凹陷处。这个穴位可以调节肠胃功能,缓解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2.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正中线,距离肚脐约3横指的位置。这个穴位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腹胀和便秘等症状。
3. 气海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距离肚脐约4横指的位置。这个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同时,艾灸也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群的治疗方式,如孕妇、高血压患者等应慎重使用。
-
-
肠套叠的饮食
肠套叠属于肠胃道疾病,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有腹痛、呕吐、便血、腹部包块等症状,肠胃道疾病要特别注重饮食,胡吃胡喝,或没有规律的饮食都有可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所以... 详细»
-
-
肠套叠的症状
肠套叠患者会出现腹痛、血便、腹部肿块、高热、昏迷等症状。1、腹痛:因为当患者出现肠套叠的时候,肠管会受到牵拉,从而出现局部疼痛的情况。而且患有肠套叠患者的肠腔也会逐渐狭窄,粪便排出受阻,会刺激肠道发生... 详细»
-
-
肠套叠的症状
肠套叠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一般在六个月到三十六个月的孩子身上发生比较多,并且男童的发病率比女童的发病率要高。肠套叠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病因有可能是肠道蠕动节律紊乱导致,也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