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
胆囊萎缩的诊断并不是在影像学下看见胆囊体积较小就结束的,一个完整的诊断过程需要明确患者诱发症状的病因、判断病情发展程度,并排除其他病理性因素的干扰。因此通常需要患者向医生详细描述个人症状、交代继往疾病史。医生收集到相关信息后,安排后续的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才可得出较为精准的诊断结果。疑似患有胆囊萎缩的患者在就医诊断时,通常需要完成以下步骤:
1、疾病史分析。胆囊萎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临床大量病例显示患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发作胆囊萎缩的可能性更大。若患者有这两种疾病史,可以为胆囊萎缩的诊断提供初步化验方向。
2、症状分析。若患者出现消化不良、胆绞痛、反酸、恶心等症状,提示患有胆囊萎缩的可能。
3、生化检查。血液生化检测是大部分疾病的必备项目。患者取血样后检测血清白细胞计数可有效排除炎症影响。部分病情较为严重或特殊的患者还需要取其他体液化验。
4、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检查在胆囊萎缩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影像学设备下检测到,壁~强回声~声影三联征,可以为胆囊萎缩的诊断提供理论支撑。有部分患者病情特殊,B超检测项目提供的精度有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介入CT、磁共振、腹腔镜检查。
5、鉴别诊断。有部分患者在影像学检测下发现胆囊体积较小,需要与先天性胆囊发育不全做出鉴别诊断。临床出现的具体症状、血液生化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以上为胆囊萎缩患者诊断的常见步骤,有部分患者病情较为复杂,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部分患者症状比较典型,通过简单的影像学检查即可确诊,患者就医时按照医生的指导行动即可。
-
-
皮肤萎缩的诊断
皮肤萎缩是指表皮、真皮或者皮下组织的一种或几种组织发生变薄减少的病理变化,因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发生的临床表现不同。导致该病的病因较多,一般分为病理性皮肤萎缩和生理性皮肤萎缩,首先要辨别病因,对因施治。 详细»
-
-
肌肉萎缩的诊断方法
肌肉萎缩是指由于营养障碍等原因,肌肉的体积缩小,是肌肉纤维变细乃至消失导致的。人体的肌肉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人的一切随意活动都要靠肌肉的收缩运动来完成。患者可以先从自身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