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向东 主任医师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肾内科
造成蛋白尿的细菌主要有以下几类:
1. 革兰氏阳性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这些菌可以感染泌尿系统,导致尿液中出现蛋白质。
2. 革兰氏阴性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等。这些细菌是最常见的尿路感染病原体,会引起尿液含有蛋白质。
3. 真菌:包括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真菌感染可以引起尿液中出现蛋白,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
细菌感染导致蛋白尿的治疗通常包括对相关菌株的治疗,例如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等,以预防感染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在发现蛋白尿的情况下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
-
蛋白尿分度
蛋白尿的多少往往代表了肾脏受损的严重程度,比如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属于少量蛋白尿。1-3g之间,属于中等量的蛋白尿,大于3克,属于大量蛋白尿,而且蛋白定量的不同治疗方案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需... 详细»
-
-
早晨蛋白尿
如果早晨尿检发现有蛋白尿的话,可能说明肾脏有所损伤,比如说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等等,这些都可能引起蛋白尿。但如果是第一次发现的话,一般为了排除检验误差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建议改天再做一... 详细»
-
-
潜血蛋白尿
潜血和蛋白尿,这两个指标的异常,往往说明是肾脏有所损伤,比如说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等等。一般为了排除检验误差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建议改天再做一次复查,如果仍然有蛋白尿或潜血,则要尽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