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局部膨出的病灶,形状呈息肉样。胆囊息肉样变则是指胆囊息肉发生变化,如增大、出血、炎症等。彩超显示胆囊息肉样变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 胆囊良性息肉:良性息肉是最常见的胆囊息肉样变原因。它们通常是由胆囊壁粘膜上的增生引起的,具有悬垂的结构,可以通过彩超来检测和诊断。大部分胆囊良性息肉样变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监测胆囊变化。如果息肉较大或症状明显,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整个胆囊。
2. 胆囊腺瘤:胆囊腺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胆囊息肉样变,通常是由胆囊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引起的。彩超可以显示腺瘤的形态和大小。胆囊腺瘤较少见,但具有潜在的恶性变化风险。如果腺瘤较大或出现异常,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整个胆囊。
3. 胆囊炎: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内的胆汁淤积引起的。反复的胆囊炎可以导致胆囊壁变厚、充血水肿,从而表现为息肉样变。胆囊炎一般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以减轻炎症并预防感染的发生。如果炎症严重或反复发作,可能需要胆囊切除手术。
4. 胆囊腺癌:胆囊腺癌是一种较少见但更严重的原因。彩超可以显示胆囊壁增厚、结节形成以及胆囊壁的异常形态。胆囊腺癌需要及时手术切除,并根据病情考虑术后化疗或放疗。
对于胆囊息肉样变的处理,一般认为直径小于1cm的胆囊息肉,可以定期随访,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胆固醇摄入,注意饮食调理。如果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cm或位于胆囊底部,可以考虑胆囊切除手术。
总之,胆囊息肉样变虽然不常见,但是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发现胆囊息肉样变,请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确诊和治疗建议来进行处理。同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胆囊息肉样变的重要方法。
-
-
胆囊息肉大小
胆囊息肉大小根据其类型有很大关系,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一、非肿瘤性息肉1、炎性息肉:多数是因为慢性炎症导致胆囊壁组织损伤,而组织在修复的过程当中形成了炎性息肉,炎症引起的胆囊息肉直径通常会小... 详细»
-
-
胆囊息肉表现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或隆起性病变,大部分的胆囊息肉都是无症状的,常常是在进行其他腹部影像检查或手术时无意中发现的。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而也有部分胆囊息肉会表现为上... 详细»
-
-
胆囊息肉原因
胆囊息肉是指发生在胆囊黏膜上的良性黏膜膨出。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胆囊炎:胆囊炎是胆囊息肉最常见的原因。当胆囊发生炎症时,胆囊黏膜容易膨出形成息肉。常见的胆囊炎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