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即肾衰竭,是指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按其发作之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肾衰竭,是指以肾小球滤过率在短期内急剧下降、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是指慢性肾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体内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脏器损害的综合征。下面就介绍肾衰的诊断方法:
1、急性肾衰竭:
(1)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贫血程度,静脉充盈度,脱水程度,皮疹、瘀点、瘀斑。心肺体征的检查。腹部肿块及腹部压痛,肾脏的触诊和肾区压痛叩击痛,膀胱内有无尿液潴留。
(2)实验室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即可确立诊断又可推断病因,对急性肾衰竭的严重度作出判断。①尿液检查:包括尿量变化,尿相对密度的检查。完全无尿表示肾皮质坏死或双侧尿路梗阻。尿沉渣检查包括蛋白定性,尿中细胞情况及各种管型,尿糖定性等。②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常规可判断贫血程度感染程度和血浓缩情况等。生化表现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尿素氮高,肌酐高,肌酐清除率低。电解质检查容易出现高血钾、低血钠(常是稀性低钠血症),低血钙,高血磷。高血钾是致死原因之一。③尿钠的测定。④尿渗透压测定。⑤肾衰竭指数测定。
2、慢性肾衰竭:B超和CT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ECT检查。
(1)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肾脏以外的各系统各脏器功能障碍,实验室检查表现代谢产物在血中堆积,有一系列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障碍,一般可确立诊断。
(2)确立尿毒症的诊断之后应进一步明确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即原发病的诊断。近期有无影响肾功能恶化的诱因如尿路梗阻、感染,脱水、心力衰竭,使用损害肾脏药物,手术、麻醉,休克以及原发病近期重新活跃等。B超和CT检查应表现双肾萎缩。放射性核素肾图表现双侧无功能肾。ECT表现肾血流量极度减少,肾小球滤过率极度下降。
肾衰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分睡眠,避免劳累和便秘,有适度的活动。发热及泌尿系统症状明显者、有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或合并感染、心力衰竭、肾衰竭、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病情减轻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劳累。
-
-
肾衰竭护理诊断及措施
肾衰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原发性的肾小球疾病、糖尿病引起的肾病、高血压引起的肾病、肾结石引起的肾病,等等。各种不同病因的肾病,所用的药物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药物服用监督和原发病的监测、比如血压血糖的自我... 详细»
-
-
肾衰竭护理诊断及措施
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症,患者会出现尿量异常,代谢紊乱,贫血,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患者应该及早发现自己身体的异样,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检查,以便... 详细»
-
-
肾衰的治疗
对于急性肾衰竭,如果病情较轻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病或去除加重因素,同时给与保肾和支持治疗,如果是最严重的急性肾衰,还可能需要进一步透析等治疗措施。慢性肾衰竭相对治疗措施较多,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调整、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