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突出的小肿块,常见于胆囊的黏膜层。胆囊息肉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非侵入性、无辐射,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和胆囊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等信息。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还可以观察胆囊息肉的血流状态,评估其恶性程度。
2. 胆囊造影:胆囊造影是通过注入对比剂观察胆囊及其息肉的X线检查方法。在胆囊造影前,患者需要空腹6小时以上,并在检查前服用泻药。通过此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内息肉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并且可以评估胆囊壁的变化情况。
3. CT扫描:胆囊息肉的CT扫描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影像信息,包括胆囊和周围组织的结构、息肉的分布和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此外,CT扫描还可以评估胆囊息肉是否有恶变的征象、胆囊壁的增厚程度等。
4. MRI扫描:MRI扫描是一种无辐射的成像方法,对于评估胆囊壁的结构和息肉的性质非常有帮助。通过MRI扫描,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胆囊结构图像,并且可以评估判断胆囊息肉的良恶性。
5. 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检查主要用于胆囊息肉的诊断和治疗。医生通过经皮肤或者经胆囊穿刺,将纤细柔软的内窥镜引入胆囊腔,观察胆囊的内部情况,确定息肉的存在和性质。内窥镜检查还可以辅助进行胆囊息肉的切除手术。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在完成检查后,医生还会结合临床病史、症状和体征等综合评估,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
-
胆囊息肉原因
胆囊息肉是指发生在胆囊黏膜上的良性黏膜膨出。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胆囊炎:胆囊炎是胆囊息肉最常见的原因。当胆囊发生炎症时,胆囊黏膜容易膨出形成息肉。常见的胆囊炎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其... 详细»
-
-
胆囊息肉大小
胆囊息肉大小根据其类型有很大关系,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一、非肿瘤性息肉1、炎性息肉:多数是因为慢性炎症导致胆囊壁组织损伤,而组织在修复的过程当中形成了炎性息肉,炎症引起的胆囊息肉直径通常会小... 详细»
-
-
胆囊息肉表现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或隆起性病变,大部分的胆囊息肉都是无症状的,常常是在进行其他腹部影像检查或手术时无意中发现的。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而也有部分胆囊息肉会表现为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