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大多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引起的危害。
一般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重金属、辐射、噪音、放射线、粉尘等有害物质,或劳动强度过大等引起身体损害时,都属于职业病危害。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在工作过程中持续接触的化学类物质就属于职业病危害,比如长期接触铅、汞等金属毒物,可能引起铅中毒、汞中毒等,长期接触粉尘,可能引起矽肺病、尘肺病等。
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物理因素也可能是职业病危害,比如持续处在高温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暑,持续处在高气压环境中会引起减压病,持续处在低压低气压环境中会引起高原病等。
另外,职业病危害还有生物因素。比如畜牧业从业人员常因接触感染炭疽杆菌的病畜或被炭疽杆菌污染的土壤、用具等,感染炭疽杆菌,诱发炭疽病。护林员、伐木工还容易出现森林脑炎等。
用人单位要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湿度、温度等条件符合标准,从业者工作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做好个人防护,远离职业病危害。一旦出现职业病,可选择正规医院职业病科就诊。
-
-
职业病的保健护理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为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的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都可引起职业病,一般将这类... 详细»
-
-
哪些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从事相关职业在工作劳动过程中所产生引起的疾病,可称为职业病。根据不同的工种,以及工作属性,职业病可分为多种分类,像煤矿工人在日常工作中接触煤尘引起的尘肺病,主要是在工作中长期吸入煤粉引起肺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