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是指心室在正常电生理规律下提前激动,出现早于窦性节律的激动,形成早搏。
室性早搏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肌损伤、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自主神经调节异常等。正常血压说明该患者的动脉压力和心脏收缩功能相对正常,因此室性早搏对血压的影响可能不明显。
对于频发的室性早搏,需要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只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此外,患者还应避免咖啡因和兴奋剂等药物的摄入,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心脏,增加室性早搏的发作。
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或者频发室性早搏伴有其他心脏病变,如心肌病或器质性心脏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治疗的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维拉帕米、胺碘酮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心室的早搏发作。非药物治疗包括心脏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在心脏内产生高温电流,破坏产生早搏的病灶组织,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频发室性早搏本身不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通常情况下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明显影响。但如果症状明显或者伴随其他心脏病变,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
-
室性早搏症状
室性早搏也称为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室性早搏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精神不安、过量的烟酒、咖啡也是... 详细»
-
-
偶发室性早搏原因
偶发室性早搏是指每分钟室性早搏的次数量少于五个,它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一些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疾病的患者都可能会引起偶发性的室性早搏,需要根据室性早搏的数量、危害程度以及合并的基础性心脏病来决... 详细»
-
-
室性早搏治疗
室性早搏属于早搏的一种,患者会出现心慌不适的症状表现,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诊室性早搏。在治疗上,首先要找到引起室性早搏的原因,然后在进行对症的治疗,很多正常人也会有室性早搏的情况出现。但如果有严重心... 详细»
-
-
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主要表现为:室早是提早出现的,宽大而畸形的qrs综合波,时间>0.12秒。与其前面没有和它有关的p波,但是它的后面通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室性异位冲动可以出现在右心室,当然也可发生在... 详细»
-
-
室性早搏症状是什么?
简单来说室性早搏症状就是心悸,或者感觉心脏偷停,其他就是原发病的症状,如果有原发病,那是原发病症状,而不是单纯的室性早搏的症状。那么此外,室性早搏还有什么症状?室性早搏是怎么引起的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