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冠心病在发展过程中,心功能逐渐减退,久而久之可以演变为心力衰竭。但一般来说,冠心病进展到以下几个方面时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
1. 心肌缺血严重: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如果心肌缺血非常严重,会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和纤维化,进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泵血能力。
2. 心肌梗死:冠心病的严重后果之一是心肌梗死,即冠状动脉发生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无法修复,心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3. 心肌扩张、重构:长期冠心病的进展可能导致心肌扩张和结构改变,使心脏腔室增大,心肌收缩力减弱,从而降低心脏泵血能力,引起心力衰竭。
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冠心病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这些疾病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和损害,增加了心力衰竭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病情发展较慢。一旦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与心力衰竭相关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减轻心脏负荷等措施,有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
-
心力衰竭的饮食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引起心力衰竭的因素有很多,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 详细»
-
-
心力衰竭可以治好吗?心力衰竭可以换心吗?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状态。例如高血压和冠心病,他们最终都可以发展成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有随着年龄增高,患病率显著上升的趋势,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心力衰竭也成为... 详细»
-
-
心力衰竭的诊断
心力衰竭是由于体内的器官功能性不强,使得患有心脏疾病,最终导致的以心室舒张或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病症。患有心力衰竭的人会表现为水肿,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等等,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安全。心功能衰竭的形成原因... 详细»
-
-
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脏疾病,许多罹患该疾病的患者都会遭受巨大的折磨。哪些情况会诱发心力衰竭?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有效预防心力衰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的刘丽娟副主任医师为我们解答这两个...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