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劼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中心
运动性疾病多是指因为运动过于强烈或者不恰当,而导致出现的一些疾病,主要是运动系统的疾病,可能包括有关节、肌肉、韧带等的一些损伤。损伤后会有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是需要就是到医院检查处理的。
运动性疾病有哪些?
运动性的疾病按照部位来分,如韧带的损伤、半月板的损伤、有盂唇损伤、还有一些肌腱各个地方的损伤、还有肌肉的一些拉伤、挫伤等等,那么这些都是属于运动的损伤。按照发生的时间来说,快的是急性的损伤。如果是反复的拖的时间比较长的话,这个是慢性的损伤。慢性的疾病处理方法,一个是休息。要让受伤的地方有充足的时间休息。
休息就是给时间、给机会让损伤的部位自身的一个修复。同时适当的可以用护腕或者是护膝这一些护具或加压的绷带去适当的固定,而且固定之后能够起到一个加压减轻肿胀的作用。同时可以给予冰敷、抬高等等这样的一些措施。当然如果有些反复肿胀的情况,还可以让医生看一下。用一些可以专门的特殊的理疗方法去帮助减轻肿胀或者减轻疼痛,加速康复。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怎么办?
运动性的这种肌肉的损伤,早期我们还是要比较及时的制动,停止这种运动。另外,适当的可以用一些支具,或者说要外用一些药物,还去保持这种肌肉的松弛的状态。有些药物止痛消炎,能够有起比较好的一个对症的处理,早期损伤,还可以用一些冷敷或者冰敷,能够减低局部的炎症反应,阵痛,这都是有非常好的效果。
如果经过这样的处理还没有明显的改善,我们还是要尽早的到医院去就诊,请医生看一下。因为有些肌肉的损伤,它不仅仅是肌肉受到伤害,它还会肌肉周围的一些骨头,肌腱它都会受到损伤,这样处理起来还是有不同的。
运动性损伤包括的类型有很多,骨骼肌损伤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发生这种损伤后,我们最好是能寻求专业的处理,早期制动休息,创造一个利于损伤恢复的条件。一般来说,损伤经过积极地、正确的休养和防护都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
-
骨骼肌量偏低
骨骼肌量偏低一般是遗传因素、运动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导致,需对因治疗。1、遗传因素骨骼肌量会受到遗传因素影响,患者身形较为瘦弱,骨骼肌单薄,力量较差,父母或其他直系亲属存在类似的情况。遗传因素造成... 详细»
-
-
男性骨骼肌含量标准
骨骼肌含量标准就是肌肉率,是结合人体肌肉总量、身高、体重等因素综合得到的比例值,值的范围决定一个人的力量多少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国内肌肉率正常值为女性17%-24%,男性14%-20%。 详细»
-
-
运动能不能改善骨骼肌肉健康?
脊椎和关节具有适应日常生活及各种活动动作的功能。比方说,坐下再起身或走路等动作,是关节早已适应的动作。尽管如此,施力方向不稳定而导致错位时,或是突然遭受撞击的话,关节也有可能失去稳定性。身体活动时,关... 详细»
-
-
骨骼肌偏低如何锻炼
骨骼肌偏低的锻炼分别是胸部锻炼、背部锻炼和腿部锻炼。每一次训练大约四个动作,每一个动作大致4到6周。每一组8到12次。胸部训练可以以杠铃卧推,哑铃卧推以及蝴蝶机夹胸等为主。背部锻炼主要以引体向上,高位... 详细»
-
-
低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
低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钾是维持正常细胞功能和细胞膜稳定性所必需的电解质之一。低钾血症对骨骼肌有以下影响:1.肌肉疲劳:钾离子是维持肌肉细胞正常收缩而释放的关键离子之一。低钾血症会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