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素美 主任医师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妇产科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内脏器官的慢性感染和炎症。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淋病、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也可由于病原体由子宫颈进入宫腔引起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和盆腔炎症体征。
慢性盆腔炎长时间不治疗可能导致盆腔炎变为慢性感染,影响生活质量。慢性盆腔炎难以治愈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细菌感染难以清除:某些细菌可能具有抗生素抗药性,因此使用常规的抗生素治疗不一定能够完全清除感染。此外,如果炎症已经存在较长时间,细菌可能已经通过形成生物膜或休眠状态来逃避免疫系统和抗生素的攻击。
2.复杂的感染来源:慢性盆腔炎的感染来源复杂,可能涉及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如淋病和支原体等。这些细菌可能会相互作用,形成共生群体,共同抵抗治疗。
3.免疫系统功能低下: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情况,这会导致治愈盆腔炎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感染,从而导致慢性盆腔炎难以痊愈。
4.治疗方法不当:对于慢性盆腔炎来说,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择了不适当的药物或剂量,或者未完全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都可能导致炎症的复发或难以痊愈。
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个因素。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病原菌和其抗药性选择药物。其次,可以选择局部治疗,如经阴道或输卵管进入抗生素,以增加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此外,还可以采取免疫调节治疗,如增加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帮助清除细菌。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完成完整的药物疗程。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增加免疫能力。如果出现症状加重或难以缓解的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
-
慢性盆腔炎检查
慢性盆腔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有可能会导致不孕,同时炎症会向周围组织转移,引起全身性疾病如肾炎等,因此发现病症需要及时的治疗,但前提是能够通过检查得到明确的诊断。 详细»
-
-
慢性盆腔炎出现盆腔积液
慢性盆腔炎是指发生于妇女盆腔的一种慢性炎症,常常伴随有盆腔积液的症状。盆腔积液是指在盆腔腔内积聚的液体,可能会导致疼痛、不规则月经、不育等问题。慢性盆腔炎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久期感染等。细菌感染主... 详细»
-
-
慢性盆腔炎治疗多久
慢性盆腔炎一般需要治疗1-3个月,具体时间与病情轻重、是否规范治疗、对药物敏感性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慢性盆腔炎病程较长,常有组织破坏、广泛粘连等情况,病情复杂,并容易复发,治疗时间较长。患者通常... 详细»
-
-
慢性盆腔炎发烧38.4℃
慢性盆腔炎是指盆腔内脏器如子宫、附件、输卵管或直肠等的长期存在感染,其常见症状为下腹部不适、疼痛、尿频、尿急、性交疼痛等,有时也可能出现发热。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典型反应,这是机体为了帮助抵抗细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