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止血带止血30~60分钟放松一次。
止血带一般用于肢体出血或肢体手术后止血,止血效果较好,但不能长时间使用,需每隔30~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持续时间为5~10分钟。如果出血量多,可适当延长止血带放松间隔时间,一般是50~60分钟。
长时间使用止血带或包扎过紧,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肢体远端缺血或坏死,不仅不利于恢复,还会影响肢体功能,适当放松则可避免这种情况。放松止血带时动作需缓慢,不能突然放松,否则会造成末梢血管损伤。
使用止血带期间,要严密监测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也要注意观察患处的血液流动情况。如果出现紫斑、体温下降等症状,可能是血液流通不畅所致,要及时松开止血带。
患者要遵医嘱使用和放松止血带,以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防止出现缺血或坏死。使用止血带时需用平整的衬垫保护皮肤,并保证松紧适度,不可缚扎过紧。
-
-
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一旦造成出血会非常麻烦,伤及大血管或者动脉造成大出血时甚至会危及生命。这时止血带就很重要了,止血带可以用于四肢出现大出血且加压包扎无法止血的情况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止血带... 详细»
-
-
止血带反应有哪些
当遇到意外创伤引起失血时,这时需要止血带来采取紧固止血,可以减少出血以达到及时救治目的。但是当止血带紧绷压力过大、时间过久,尤其在麻醉作用不够完全时,容易引起止血带疼痛,多数患者很难忍受,可出现冷汗、... 详细»
-
-
一次性止血带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次性止血带适用于医疗机构在常规治疗和输液、抽血、输血时一次性使用止血;或肢体出血、野蛇咬伤出血时紧急止血。具有成本低、患者经济负担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治疗... 详细»
-
-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用于什么地方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时止血,以及有四肢手术时采取止血固定等。一般可采取橡皮胶管、绷带等将出血的肢体扎住,起到阻断血流达到止血效果,可抬高受伤肢体,以减缓出血,而捆扎止血的部位一般在上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