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生长的腺体或纤维组织的隆起,大多数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的。然而,如果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可能会导致胆囊癌的风险增加,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针对直径为1.8公分的胆囊息肉,治疗方案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以下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外科手术: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5厘米,或出现症状,或怀疑为癌变,可能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胆囊切除手术可通过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根据患者的整体状态和具体情况来决定。
2.内镜切除术:对于小于2厘米的胆囊息肉,内镜切除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经口截取胆囊息肉部分,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3.化学药物治疗:对于那些手术风险较高或无法手术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或诱导自体细胞凋亡来减缓或控制胆囊息肉的生长。
无论采用什么治疗方式,患者都需要定期检查和随访。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要注意低脂、高纤维,并避免摄入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生活上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的睡眠。
-
-
胆囊息肉大小
胆囊息肉大小根据其类型有很大关系,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一、非肿瘤性息肉1、炎性息肉:多数是因为慢性炎症导致胆囊壁组织损伤,而组织在修复的过程当中形成了炎性息肉,炎症引起的胆囊息肉直径通常会小... 详细»
-
-
胆囊息肉表现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或隆起性病变,大部分的胆囊息肉都是无症状的,常常是在进行其他腹部影像检查或手术时无意中发现的。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而也有部分胆囊息肉会表现为上... 详细»
-
-
胆囊息肉原因
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类似息肉的病变类疾病总称为胆囊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患者的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或胆固醇代谢紊乱相关,肥胖、高脂血症、肝硬化的患者更容易患有胆囊息肉。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