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
胆道闭锁是指肝脏向胆囊输送胆汁的胆管,在胎儿还在宫内或母亲处于围生期时就发生闭塞,导致胆汁无法排出,长期胆汁淤积引起肝脏功能损害。该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先天性疾病,仅见于婴儿,表现为持续性加重的黄疸、白陶土色大便、黄褐色尿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危及生命。胆道闭锁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干预,手术目的是恢复胆汁的正常排出,保护肝功能,以防止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胆道闭锁的常见手术治疗方法包括:
1.胆肠回路手术:这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将肠道连接到肝脏中的胆管来恢复胆汁排泄。手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创造一个外科口袋,以便将肠道连接到胆管。第二步是将肠道与胆管连接起来,使胆汁能够流入肠道,从而恢复正常的胆汁排泄。
2.胆囊胆管吻合术:在这种手术中,外科医生将胆囊与胆管连接起来,以创建一个新的通道,使胆汁能够顺利流入肠道。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胆管比较宽且未淤塞的患者。
3.肝肠吻合术:在极少数情况下,胆管闭锁可能与肝动脉发生共同梗阻。这种情况下,外科医生可能需要切除肝脏的一部分,并将剩余的肝脏与肠道相连,以恢复胆汁的正常排泄。
这些手术方法都需要经过高度专业的外科医生的操作,通常在婴儿期就进行,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并发症和肝功能损伤的风险。手术后的治疗还包括肝保护药物的使用,如抗病毒药物和抗氧化剂,以及定期的肝功能监测和胆道通畅性的随访。
4.肝移植手术:指切除患儿的肝脏,用健康肝脏代替病变肝脏的手术。适用于肝门空肠吻合手术失败、术后并发症久治不愈的患儿。肝移植手术后,尤其注意按时服用免疫抑制药物,避免因免疫排斥反应而导致的肝功能丧失。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胆道闭锁患儿即使成功进行了肝门空肠吻合手术,最终仍需进行肝移植。因此,具体的手术建议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审慎选择。
尽管手术治疗通常是胆道闭锁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对于一些较轻度的闭锁病例,可以通过经皮经胆囊穿刺引流胆汁、轻度拆植胆管等非手术的方法来尝试恢复胆汁排泄。然而,这些非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并且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
总之,胆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手术干预和术后的细心管理是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
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黄疸疾病,好发于婴幼儿,可以从病因、好发人群、症状和治疗等方面来了解该疾病。1、病因:胆道闭锁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病因,不过可能与新生儿先天胆组织发育异常有关。随着胆管的封闭,胆汁不能... 详细»
-
什么是胆道闭锁
胆属于人体的六腑之一,被称为奇恒之腑,呈囊形与肝相连。胆为维持和控制气血的运行以及协调器脏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可在肝脏引流的作用下排出,若注入肠内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而胆... 详细»
-
胆道闭锁的饮食
胆道闭锁在临床上大多特指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但却非常危险,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胆道闭锁患者的饮食探究在临床意义不大,因为这种疾病大多发生于新生儿,通常会在患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