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又被称为出血性休克,是一种多见于患者由于外伤导致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或者妇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其中出血后陷入休克的条件除了取决于失血的速度,还取决于失血的量。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主要分为:1.急救措施;2.失血性休克的治疗;3.大量快速补液;4.针对大量失血的治疗。
以下来介绍一下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一.急救措施
1.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避免再次失血
2.如果是因为意外或者事故导致的伤者大量失血,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①休克病人需要使用担架时,要注意让休克病人的头部靠近后方的抬担架者,来方便对休克者进行随时且密切地观察;
②将病人送往医院的过程中病人的头部朝向应该和乘坐的交通工具前进方向相对,来避免患者脑部因加速作用失血程度上升;③如果是孕妇发生休克的情况,就应该让孕妇采取侧卧的姿势来避免胎儿压迫到血管,导致患者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加重休克状况。
二.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程序上需要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和有效止血。通气和氧气供给的基本条件是患者的气道通畅,制止休克的发生和恶化的重要措施则是有效的止血。压迫止血是比较有效的应急措施,对于休克情况严重和出现了循环衰竭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三.大量快速补液
当输液通道建立后,就应当马上对患者进行大量而且快速的补充液体。严重休克的患者可以通过快速输液等渗平衡盐溶液和交叉配合血液进行症状改善。但是对于出血过多的情况大量补液输血实际有欠妥当,这是由于突然进行液体复苏有可能导致血管中血栓被冲走,从而导致失血增加,存活率降低。
四.针对大量失血的治疗
在进行复苏后,还需要进行一定量的浸提液和胶体液的补给来帮助人体适应体液分离的需要。
要对失血性休克进行预防,需要我们在日常中积极防治感染,并且注意做好外伤的现场处理。当患者出现某些意外导致人体的血液容量无法支撑超越的代偿功能时,患者就有风险会出现休克综合病征,情况继续恶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导致体液与蛋白丢失,更加加重低血容量,最后出现多器官的功能衰竭。
-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当身体现有的血容量无法维持循环系统向全身的组织器官输送足够的氧和其他营养物质时,会出现休克,即失血性休克。当患者出现大出血及未知原因的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应及早送医治疗,医生会根据失血... 详细»
-
什么是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失血性休克,主要是因为大量失血造成的,比如消化性溃疡出血、外伤引起的出血、妇科疾病造成的出血等。其中失血之后是不是会造成休克,并不是看出血的分量,反而是看出血的速度。如果出血速度快、出血量超过总血量3... 详细»
-
失血性休克的饮食
失血性休克是指身体由于大量出血而导致休克。患者病情稳定后在饮食上要注重调理,以促进身体康复。失血性休克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 一日三餐应该以清淡为主,主食由米饭、面食、蔬菜、肉类、蛋类等组成;餐前或餐后... 详细»
-
失血性休克有哪些症状
失血性休克是指由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主要是由于胃肠道出血、创伤性出血、食道静脉曲张和异位妊娠等原因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大量出血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出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30%-35%,需及时... 详细»
-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休克的一种类型,也是四种休克类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失血性休克是指在体内或血管内大量失血,引起血容量急剧减少、循环血量骤减、心输出量减少,并导致血压降低和体内微循环障碍。失血性休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