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内壁突出,形成团块状或息肉状的病变。大部分胆囊息肉直径较小,不超过1厘米,通常是无症状的,也不需要治疗。然而,有些胆囊息肉可能会变大、变形或导致并发症。对于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对于小于1厘米的小型胆囊息肉,可以通过定期的超声检查来观察其变化。通常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以了解胆囊息肉的生长情况。
如果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或者存在其他症状,比如胆囊炎、疼痛或肝功能异常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以下是常见的处理方法:
1. 胆囊造影:胆囊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射造影剂来观察胆囊息肉的方法,可以了解胆囊息肉的具体情况和形态。胆囊造影有助于明确判断胆囊息肉的性质,是否为恶性病变。
2. 激光消融术:对于较小的胆囊息肉,激光消融术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激光光纤导入胆囊,将激光能量聚焦在息肉上,破坏息肉的生长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3. 手术切除:对于大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或疑似恶性变化的息肉,手术切除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手术通常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称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总之,对于胆囊息肉的处理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重要的是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及时处理胆囊息肉,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避免过度肥胖和高脂饮食,也有助于预防胆囊息肉的发生。
-
-
胆囊息肉大小
胆囊息肉大小根据其类型有很大关系,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一、非肿瘤性息肉1、炎性息肉:多数是因为慢性炎症导致胆囊壁组织损伤,而组织在修复的过程当中形成了炎性息肉,炎症引起的胆囊息肉直径通常会小... 详细»
-
-
胆囊息肉表现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或隆起性病变,大部分的胆囊息肉都是无症状的,常常是在进行其他腹部影像检查或手术时无意中发现的。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而也有部分胆囊息肉会表现为上... 详细»
-
-
胆囊息肉原因
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类似息肉的病变类疾病总称为胆囊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患者的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或胆固醇代谢紊乱相关,肥胖、高脂血症、肝硬化的患者更容易患有胆囊息肉。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