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表面突出的小肿块,多为良性,但也有可能恶变。它通常是一种无症状的病变,多数患者在其他的身体检查中无意中发现。胆囊息肉的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胆囊息肉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与胆囊内胆固醇沉积和胆汁淤积有关。胆固醇沉积会导致胆囊壁上的黏膜突出形成息肉。其他可能的因素包括慢性炎症、胆囊感染和胆道寄生虫感染等。
大多数胆囊息肉是良性的,对身体没有明显的危害。一般情况下,小于1厘米的息肉可以选择保守观察,每6个月到1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以判断是否有增大迹象。如果息肉增大或出现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对于大于1厘米的息肉,特别是3厘米以上的,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这是因为大的息肉存在恶变的风险,切除胆囊可以预防潜在的风险。手术一般通过腹腔镜进行,切除胆囊后,病理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癌变。
术前的准备包括食管镜、颈椎活动评估、血凝功能检查、B超和超声心动图等。术前禁食、排便、防止伤口感染等。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饮食调理和术后复查等。
胆囊息肉的病程和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大多数患者的疾病没有明显的进展和恶变。然而,胆囊息肉也可能恶变成为胆囊癌,尤其是大的息肉。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胆囊息肉对于预防潜在的恶变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患者在遇到胆囊息肉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此外,定期体检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早发现可能的病变及问题,以保持身体健康。
-
-
胆囊息肉大小
胆囊息肉大小根据其类型有很大关系,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一、非肿瘤性息肉1、炎性息肉:多数是因为慢性炎症导致胆囊壁组织损伤,而组织在修复的过程当中形成了炎性息肉,炎症引起的胆囊息肉直径通常会小... 详细»
-
-
胆囊息肉表现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或隆起性病变,大部分的胆囊息肉都是无症状的,常常是在进行其他腹部影像检查或手术时无意中发现的。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而也有部分胆囊息肉会表现为上... 详细»
-
-
胆囊息肉原因
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类似息肉的病变类疾病总称为胆囊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患者的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或胆固醇代谢紊乱相关,肥胖、高脂血症、肝硬化的患者更容易患有胆囊息肉。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