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
血清总胆汁酸为一种检测肝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为0-10 umol/L。血清总胆汁酸值6.7 umol/L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存在可能存在肝胆疾病、胆酸代谢异常或药物影响等情况。
一、原因:
1.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也可能影响血清总胆汁酸的水平。例如,某些胆汁酸螯合剂如考来烯胺,可以增加血清总胆汁酸的值。
2. 肝胆疾病:如果肝脏功能受损,胆汁的产生、排泄或转运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清总胆汁酸升高。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肝炎、肝硬化、胆管堵塞等疾病。
3. 胆道梗阻:胆道梗阻是指胆管内或外发生狭窄或堵塞的情况。梗阻可能由胆结石、胆管狭窄、胆管肿瘤等引起,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
二、处理方式:
1. 停用药物或调整用量:如果确定血清总胆汁酸偏高是药物导致,则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或停用该药物,使用替代药物等。
2. 肝胆疾病治疗:应尽可能治疗肝脏疾病,如肝炎和肝硬化,以减少对肝脏功能的进一步伤害。
3. 胆道梗阻处理:如果存在胆道梗阻,可能需要进行胆管造影或胆道通畅手术来消除梗阻,恢复胆汁的正常流动。
血清总胆汁酸浓度的变化不能单独用于诊断某种疾病,而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其他相关检测结果以及病史等因素。因此,建议咨询医生,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和诊断,以确定血清总胆汁酸的浓度异常的原因和可能的疾病情况。平时避免高脂、高胆红素、高胆固醇等食物的摄入。
-
-
血清胆汁酸检测是什么
血清总胆汁酸是肝脏胆固醇分解代谢的一组代谢产物,与胆固醇的吸收、代谢和调节密切相关。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主要是反映肝实质损伤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敏感指标。血清总胆汁酸的增加常见于各种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 详细»
-
-
乙肝总胆汁酸高
乙肝的患者出现的总胆汁酸偏高,这就提示存在着胆道的淤积的,存在着肝脏的损伤。乙肝的感染者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在治疗方面也主要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如果存在着胆道梗阻就需要解除梗阻。如果有退黄降胆汁酸等治疗... 详细»
-
-
总胆汁酸是什么
总胆汁酸是肝脏分泌的有机物,是肝脏分解胆固醇的代谢终产物,并且总胆汁酸参与胆固醇的吸收、代谢及调节。总胆汁酸有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之分,初级胆汁酸胆固醇经过肝脏分解形成的第一种产物,当初级胆汁酸经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