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中医三院的一篇新闻报道《老人在ICU外守通宵,这位医生发了条朋友圈......》发出后,被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微信公众号争先报道。该内容瞬时被广中医的师生和许多网友刷屏。
突如其来的噩耗,压垮了这一家
广中医三院ICU近日收治了一名确诊脑出血并需要立即手术的年轻小伙。术后,他被送到ICU进行观察治疗。
然而,医护人员却发现连续几个晚上有位老人都孤零零地通宵坐在ICU门口,神情落寞。
△老人独自坐在ICU门外
在医护人员的询问下得知,老人家是患者的父亲。一直不肯离开ICU一方面是担心孩子的安危,另一方面家庭困难的他当前“无处可去”。
“老人的爱人和小儿子都卧病在床,这些年靠大儿子独自在广东打工,撑起了整个家。接到大儿子脑出血的消息,全家人感到‘天都塌了’。家里唯一能走动的老人,赶忙只身前来广州。”李医生说道。
大医精诚:用专业与关爱重燃希望
见此场景,在ICU见惯生死的医护人员一下子泪目,他们纷纷自发为老人家提供餐饮;特别开通绿色通道,请老人家到家属接待室休息。
△ICU护士给患者父亲送餐
ICU主任李辉也随即发了一条朋友圈:“家里唯一健康的儿子,脑出血躺在ICU,老父亲长途跋涉来到,没钱住宿,吃饭都成问题,家里还有患病的老妈和小儿子......”
△李辉主任的朋友圈
医院了解情况后,饭堂主动承担了老人的三餐,急诊留观病房腾出一张病床给老人过夜,不少医院的同事和李辉的亲友以各种方式向这一家伸出援助之手,大家尽己所能,帮他们渡过难关。
△患者父亲在急诊留观病房过夜
△医院医护人员、饭堂工作人员精心照顾
△爱心人士善举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老人家的儿子在住院22天后,于10月15日顺利出院。
“感谢你们的付出,我们会一直牢记在心!”不善言语的父子在出院时激动地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最新后续:这把爱心火炬仍在继续传递
中国现代作家冰心写下:“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使得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让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也不是悲凉。”
冰心的故事是美的故事、爱的故事。而发生在广中医三院这些善举,则更像是对于医者仁爱的诠释,也是当今社会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一次例证。
截至这篇稿子发出时,我们了解到,就在这对父子返乡途中,医护人员已与患者所在地村委取得联系,拜托当地继续关注和照顾。“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好的医院与医生,你们的付出铭记于心,由衷的感谢!”村干部说道。
△医院ICU医护人员与村干部的聊天记录
是的
其实这段发生在医院ICU的暖心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这把爱心火炬仍在继续传递......
李辉说,在ICU,医生见证了很多生离死别,但这不代表我们会变得冷漠,而是在面对危急情况时更加从容,自己从医的初心就是为了治病救人。他经常告诉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薪火明德:“成长恩师”言传身教
“要把病人当家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9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王梓萌在一次和辅导员的对话中说道,他清晰地记得李辉在他们大三见习时一次岗前培训中说过的这句话。
△学院举行 “薪火明德 · 成长恩师” 拜师礼
因为学院“薪火明德”品牌思政项目,他与李辉进行结对。从那一刻起,李辉成为了王梓萌的“成长恩师”。
“李老师给我们上过课,我知道他是医院的科主任,但是依旧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培训时对每一处动作和手法的教授都非常耐心仔细。”在与学院辅导员谈心的过程中,王梓萌回忆起这些点滴。
当辅导员问及人生目标时,王梓萌说,“把病人当家人”这句话对自己启发很大。作为一名订单定向医学生,他想在大学期间打牢基础,到基层服务时,能按《大医精诚》要求的以及老师们身体力行的那样“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成为一名好医生。
精诚济世:三院学子的“新名片”
01.
2017级本科生廖广志
2021年11月的一天晚上,三院2017级本科生廖广志在和同学在江边聊天散心。突然听见远处传来呼喊声,在确认有人失足落水后,他一边让同学拨打110、120救援,一边确认下水救人方案。因为贸然下水救人风险很大,于是他又在旁边找了一些竹竿试图递给落水者。
由于芦苇丛太多,现场非常昏暗,加之救人心切,廖广志不小心踩到岸边的石头,崴到了脚。但在听到警笛后,他仍强忍着疼痛跑出去将警察带到现场救援。
放心不下的廖广志事后还跟120一起去到医院,与急诊的医生将落水者送去抢救室输液。经过抢救,落水者的生命最终保全。
在简单处理完自己的伤口后,他便默默地离开了医院......
02.
2022级研究生郑泽炜
2022年5月16日,K436次列车在广州站开车后,一名乘客不慎摔倒,磕破头皮,血流不止。列车立即广播寻医救治。
此时,广中医三院2022级研究生郑泽炜恰好在列车上。他听到广播后,立即赶往现场。在查看伤者伤情后,他通过列车药箱的消毒液为伤者消毒,用药物、纱布、三角巾、绑带等为伤者包扎止血救治。
△列车长特地向我院发来感谢信
在陌生的环境里,郑泽炜单独为患者施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按压。“我胳膊都酸了,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列车中途停车将患者转运到医院作进一步处理后,郑泽炜才回去休息......
这样的故事在三院还有很多~
我们相信
有大学的支持、有心怀家国的学子
有仁心仁术的医护人员、有学生成长路上的“恩师”
三 院
必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
“沉得下、留得住、用得上”、
有岭南特色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
三 院
定能早日建成
“百姓信赖、员工幸福、政府满意”的高水平中医医院!
(通讯员:王校宇、李龙浩)
-
-
哪些人群需要筛查丙肝?广中医三附院专家这样说……
相较于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乙肝,丙肝,这个发病隐匿但危害极大的肝病又被人们称为“沉默的杀手”。在我国,丙肝感染者多达1000万人,每年新增丙肝患者数量约20万人。长期以来,庞大的丙肝人群给社会和家庭的经... 详细»
-
-
西兰花为什么广受欢迎?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多吃西兰花对人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帮助的。但进食之前要注意对照一下上面介绍的西兰花食用禁忌,才能食得健康又安全。 详细»
-
-
创新!广中医三附院发现普通x片可预测股骨头坏死的塌陷
2022年4月6日网络在线发表,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何伟教授团队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际骨科领域权威期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正如何伟教授所说,精确诊断前提下,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是确切的。为了... 详细»
-
-
培养高素质岭南特色基层中医全科医学人才研讨会在广中医三附院举行
12月15日下午,“服务健康中国,培养高素质岭南特色基层中医全科医学人才”研讨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举行。研讨会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 详细»
-
-
睡前喝牛奶,等同“服毒”?这才是喝牛奶正确方式,你喝对了吗
牛奶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饮品,又被称为白色血液,里面含有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十分丰富,在身体适应,可以喝牛奶的情况下正确喝牛奶,收获的好处显著,对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然而,生活... 详细»